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攻略 > LED灯生产工艺是怎样的?

LED灯生产工艺是怎样的?

2025-02-07 10:15:01

LED灯生产工艺是一项集成了多种高科技技术的复杂过程。从材料选取到最终的产品测试与包装,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,任何一点细微的差错都可能导致最终产品的性能大幅下降。以下是LED灯生产工艺的详细介绍。

LED灯生产工艺是怎样的? 1

LED灯珠的整个生产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外延片生产、芯片生产、灯珠封装三大环节。首先,LED外延片生长技术主要采用有机金属化学相沉积方法(MOCVD)生产具有半导体特性的合成材料,这些材料如蓝宝石、砷化镓、氮化镓等,是制造LED芯片的原材料。外延生长是指在基片上沉积出符合LED器件要求的薄层晶体,需要精确控制温度、气体流量和压力等因素,以获取高质量的晶体生长。

LED灯生产工艺是怎样的? 2

进入芯片生产阶段,制作芯片包括掩膜制作、低失锁定膜制作、光刻、腐蚀、金属化等步骤。掩膜制作是根据设计要求在衬底上形成掩膜,控制不同区域的生长;低失锁定膜制作是通过涂覆低失锁定膜,提高LED器件的效率和可靠性;光刻是利用光刻胶,通过曝光和显影等步骤在芯片上形成所需的结构;腐蚀是通过湿法或干法将多余的材料去除,形成芯片上的电极和结构;金属化是在芯片上镀上金属层,用于导电和反射。这些步骤完成后,LED芯片便制作完毕,它是LED发光的核心部件。

灯珠封装是LED生产的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。封装的目的是保护芯片,提高散热效果和光的输出效率。封装过程中,首先需要将LED芯片用固晶胶粘接在LED支架上,这个支架用于支撑和固定LED芯片。接着进行烘烤,使LED芯片和LED支架形成良好的粘接,然后进行固晶推力测试。

之后,使用金属线(如金线、铝线、合金线、铜线等)将LED芯片上的焊盘和LED支架上的导电区域进行焊接,将电极引到LED芯片上,完成产品内外引线的连接工作。焊接完成后测量焊接点的大小和焊接拉力。封装胶水填充在LED支架所形成的杯状区域,如果是制作白光LED灯珠,需要在胶水中添加适量的荧光粉。然后通过烤箱进行固化,固化是指封装环氧的固化,一般环氧固化条件在135℃,1小时。

完成固化后,将多个连接在一起的LED支架切割成独立的LED灯珠单元。切割后的灯珠根据电压、色温、光通量等参数进行分选,将具有相同参数的灯珠进行编带包装。在封装过程中,封装材料和封装工艺的选择对LED灯珠的性能有重要影响,封装材料包括荧光粉、胶水、支架、芯片焊线材料等,封装工艺则是指封装设备精度与设备性能对封装质量的影响。封装材料越好,封装设备越高级,封装后的LED灯珠光通量、发光效率和寿命也越高。

LED封装形式多种多样,主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采用相应的外形尺寸、散热对策和出光效果。LED按封装形式分类有Lamp-LED、TOP-LED、Side-LED、SMD-LED、High-Power-LED等。封装方法主要有晶片级封装、球泡型封装、底面发光封装等,底面发光封装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封装方式。

在封装工艺中,一些关键步骤需要特别注意。例如点胶,在LED支架的相应位置点上银胶或绝缘胶,这道工序将承担点荧光粉(白光LED)的任务,工艺难点在于点胶量的控制,胶体高度、点胶位置均有详细的工艺要求。银胶和绝缘胶在贮存和使用均有严格的要求,银胶的醒料、搅拌、使用时间都是工艺上必须注意的事项。

在焊接环节,白光TOP-LED需要金线焊机,而LED直接安装在PCB上的,一般采用铝丝焊机。焊接完成后要进行焊接点的大小和焊接拉力的测量,确保焊接质量。封装过程中还要进行多次烘烤和固化,以确保胶体的固化程度和LED芯片的稳定性。

完成封装后,进入质量检测与入库阶段。首先,对封装好的LED灯珠进行电性能参数测试,确保电性良好。然后使用分光机将不同亮度的灯珠按要求区分出不同亮度、不同光色,并分别包装。这一步骤确保了最终产品的光色一致性和品质稳定性。

最后,将合格的LED灯珠进行入库管理,准备销售或用于后续生产。在入库前,还需要对LED灯珠进行最终的光谱分析和光电分析,品质要求严格的灯珠还需要通过LM79和LM80测试。生产厂需要完成LED灯珠品质评估后才能批量生产,销售者一定要求生产厂提供LED灯珠品质评估报告才能提供对客户的承诺。

LED灯珠的品质评估报告重点关注色温、显指Ra、光通量、光效率、结电压U、X和Y值等参数。光通量是衡量发光明暗的参数,光通量越大,表示灯珠越明亮。影响LED灯珠光通量的参数有芯片面积大小、通过芯片的电流大小、芯片辐射功率的大小、封装材料与封装工艺、工作温度等。发光效率是衡量光源是否节能的指标,单位是每瓦流明值(lm/w),表示每消耗1瓦的电能可以产生多少光通量,这个数值越高,越节能。

LED灯珠的寿命主要取决于工作温度,通常,半导体电流器件的工作温度都决定器件的寿命。影响LED灯珠寿命的主要因素是光衰,光衰用光通量维持率表示,通常在质保期内,光衰减不能低于初始光通量的30%。影响灯珠寿命的参数有环境温度与工作温度、驱动电流、封装材料品质、散热结构效率、芯片与封装的静电防护级别等。

白光的光色是用色温表示的,单位是绝对温度K(开尔文),白光LED的色温是基于布朗克曲线进行划分的。色温与显色性是衡量照明品质的主要指标,影响灯珠色温与显色性的参数有荧光粉品质与配比、驱动电流、工作温度、芯片品质等。

在制造与销售LED照明产品时,需要更加注重LED灯珠的品质鉴别。LED照明产品一般是由多个LED灯珠组成,这种组成有时会把灯珠的不良品质模糊化,产品制造者需要从灯珠的参数分析着手,鉴别出产品的品质内涵,最大程度的降低经营风险。例如,按照封装规格的电流进行灯珠的光谱测试,同时需要测试出灯珠使用芯片的尺寸,这样可以计算出芯片的电流密度。然后根据光谱测试报告测试的光通量,计算出流明价,用这个乘积就可以比较不同封装、不同厂家的灯珠,数字低的就是要购买的灯珠。

总的来说,LED灯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且技术含量高的过程,从材料选取到最终的产品测试与包装,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质量,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达到要求。通过精细的工艺流程,可以生产出高亮度、高效率和长寿命的LED灯珠,广泛应用于照明、显示等领域。

相关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