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攻略 > 清明节的多样传统习俗探秘

清明节的多样传统习俗探秘

2024-11-29 17:37:02

清明节都有哪些习俗

清明节的多样传统习俗探秘 1

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等,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,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,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。清明节的起源,据传始于古代皇帝和将军的“墓祭”仪式。后来民间亦相仿效,于此日祭祖扫墓,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。本来,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,到了唐朝,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,约在清明前后,因两者日子相近,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。

清明节的多样传统习俗探秘 2

到了唐玄宗时,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“五礼”之一,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,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。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、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,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,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重要春祭节日,融汇了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,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,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“天、地、人”的和谐合一,讲究顺应天时地宜、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。清明节的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。清明节源自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自然节气点,也是传统节日。

清明节的多样传统习俗探秘 3

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,这两大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,至今不辍。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,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,也是人们亲近自然、踏青游玩、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。清明时节,气候暖和,草木萌动,杏桃开花,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、欣欣向荣的感觉。中国人自古就有礼敬祖先、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,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。

清明节的多样传统习俗探秘 4

每年一到清明节,很多地方都会以不同的形式,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,缅怀革命先辈,纪念战斗英雄。民间有踏青郊游、行清墓祭、放风筝、植树、荡秋千、射柳、蹴鞠、斗鸡、蚕花会等风俗。下面主要介绍清明节人们主要的传统习俗。

清明节的多样传统习俗探秘 5

扫墓祭祖,是清明节最重要节俗内容之一,这一习俗由来已久,据传起源于古代皇帝和将军的“墓祭”仪式。汉代时确立清明节,此时开始扫墓祭祖;唐宋时期扫墓祭祖成为全民重视的盛事;元明时期,清明扫墓更加盛行,常于清明时前后到郊外踏青、到祖坟上扫墓培土;清代以后,扫墓祭祖之风盛行,民间也广为流传,直到现代仍然流行。民间还认为清明节要请祖先的灵魂回家,在门上写上亡人的名字,进行供奉祭祀,以示纪念和恭敬。有的会在家门口、厅堂和灶台上方贴上代表先人的纸张,用以在节日中祭祀祖先。清明扫墓不仅是慎终追远、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,基于以上各种意义,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。清明节扫墓祭祖,表达了人们对“先亡”之人的怀念。唐代诗人杜牧的诗《清明》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。

踏青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习俗。踏青为春日郊游,也称“踏春”,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。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,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。远古先民们继承和发展了这种习俗,于农历三月清明时到郊外踏青成为一种重要的游玩活动。据《晋书》记载:每年春天,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,至唐宋尤盛。据《旧唐书》记载:“大历二年二月壬午,幸昆明池踏青。”可见,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。到了宋代,踏青之风盛行。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《清明上河图》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当时都城人民郊游踏青的热闹情景。清人潘荣陛所著《帝京岁时纪胜》记载:“清明扫墓,倾城男女,纷出四郊,担酌挈盒,轮毂相望。各携纸鸢线轴,祭扫毕,即于坟前施放较胜。”北京人至今仍爱说“天儿的明儿(明天的明天)去坟地踏青啊”。

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传统习俗。秋千,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。它的历史很古老,最早叫千秋,后为了避忌讳,改为秋千。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,再栓上彩带做成。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。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,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,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。

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。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,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,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,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。后来,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。

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。据明朝人的记载,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,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,弯弓射中葫芦,鸽子飞出,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。

蹴鞠是清明时节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。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。相传是黄帝发明的,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。打马球,也是清明习俗之一。马球,是骑在马上,持棍打球,古称击鞠。三国曹植《名都篇》中有“连翩击鞠壤”之句。唐代天子常于清明时举行规模很大的马球比赛。击球者骑在奔驰的马上以杖击球,在古代时这不仅是一种娱乐游戏更是演练骑术的方法之一。

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,主要在浙江桐乡乌镇、洲泉、大麻、石门等蚕乡一带流传,尤其在乌镇这一带尤为鼎盛。每年清明时节的前后,蚕已进入二眠阶段,养蚕人家会举行“蚕花会”,意在祈求蚕茧丰收。蚕花会期间还有诸多丰富的活动,如迎蚕神、摇快船、扮抬阁、拜香凳、打拳船、龙灯、翘高竿、唱戏文等十余项。这些活动有的载歌载舞,有的风趣幽默,洋溢着浓郁的水乡民间风情和蚕乡民俗特色。

相关下载